廉價短篇小說出版品
短篇故事出版品雖然既廉價又剝削(也就是充滿性、暴力、恐怖等感官元素)、也可能不那麼被學院派文學認可價值,但是它們很有趣。
Penny dreadfuls,pulp magazines,dime novels。這些名詞有什麼共通點呢?是這樣的,它們都是便宜而小本的短篇小說,最通俗的那種。如果你是影劇愛好者的話,你可能會發現這裡藏了兩個影視作品的名字:《英國恐怖故事 Penny Dreadful》,以及《黑色追緝令 Pulp Fiction》。

是的,這兩個影視作品其實在形式上都借用了對應的短篇小說出版品的架構。《黑色追緝令》(我個人偏好中國的翻譯:《低俗小說》)就像是二戰前的那種東拼西湊的便宜小說與改編的電影,當中最著名的就是冷硬派偵探小說經典《大眠 The Big Sleep》。

《大眠》(不是王心凌的歌,是雷蒙錢德勒的小說)本身就是作者錢德勒把他之前在 pulp magazine「Black Mask」上刊登的幾篇短篇故事摻在一起炒,混成一個比較長篇的故事。因此本劇劇情異常複雜,事實上有很多劇情漏洞是錢德勒本人也搞不清楚的。不過冷硬派偵探小說從來不是關於解謎,甚至不是關於真相,而是關於這世界上怎麼有這麼荒謬的鳥事,然後偵探主角是如何見怪不怪(所以才說冷硬——煮蛋煮到蛋冷掉硬掉的意思)。

Black Mask 基本上就是一堆這樣不怎麼嚴謹的短篇故事所集結成的 pulp magazine。不過事後來看,這可是整個冷硬派偵探小說,甚至黑色電影的起源之一呢。所以類型文學確實是從這樣低俗的地方長出來的,更影響了昆丁塔倫提諾拍出《Pulp Fiction》這樣的名作。他基本上是做了跟《大眠》相反的事,把一個原本完整的故事拆成三篇短篇小說,讓一部電影長片像是一本短篇小說集一樣。對於電影評論家來說,這或許符合了拼圖電影、後現代、非線性敘事等等的理論,但對浸淫在 pulp magazine 的讀者來說,這正是原汁原味的 pulp 閱讀體驗:零碎、荒謬、硬是把情節接在一起的感覺。

英國這邊的《英國恐怖故事》,則是在重現 penny dreadful 這種短篇恐怖小書的氛圍。所以可以在同一季裡面看到很多不同原作的恐怖怪物或靈異角色出現。

這樣的短篇故事出版品雖然既廉價又剝削(也就是充滿性、暴力、恐怖等感官元素)、也可能不那麼被學院派文學認可價值,但是它們很有趣。它們確實抓住了讀者想看的獵奇的東西,並且還慢慢做大,變成一整個文學子類型的濫觴。